六方氮化硼納米片晶體具有類似石墨層的結構,化學性質穩定、熱膨脹系數低,是高溫下性能良好的高導熱絕緣材料,因而受到廣泛關注,但其制備方法一直是研究的難點。目前,制備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主要方法有機械剝離法、合成法和化學剝離法。
機械剝離法是制備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一種常規方法,也是最早用來制備氮化硼原子晶體的方法。它是利用物理作用對氮化硼晶體施加機械力將其層層剝離,這種方法主要包括球磨法、膠帶剝離法、流體剝離法和等離子體刻蝕法。
球磨法
機械球磨法利用的是硬球與氮化硼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球磨的過程中,塊體氮化硼因受到剪切力和沖擊力的綜合作用而剝離。其中,剪切力作用會使氮化硼的截面尺寸變小,沖擊力作用會使氮化硼的平面尺寸減小。球磨過程中產生的高能量也為氮化硼的剝離提供了能源,隨著球磨時間的延長,氮化硼的三維尺寸逐漸減小,直至形成六方氮化硼納米片。
膠帶剝離法
膠帶剝離法最初是用來剝離石墨、制備石墨烯材料的,用來制備單層或少層的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氮化硼結構之間和石墨結構之間的作用力不同,層內存在較強的離子鍵,導致層間的范德華力相對強一些,因此大大增加了剝離的難度。盡管膠帶剝離法操作簡單、樣品結晶度高,但其產量低,不易于工業化生產。
流體剝離法
流體剝離法是利用流體高速流動時的剪切力推動氮化硼片層移動,使氮化硼得到有效剝離。Yurdakul等人將氮化硼粉末分散在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和氯仿的混合溶劑中,在207MPa的高壓下將混合溶液壓入微流體容器中,得到約8~12nm厚的六方氮化硼納米片,剝離效率達到45%,具有非常好的工業生產價值。
等離子體刻蝕法
等離子體刻蝕法是利用氮氣和氧氣的等離子體具有的高能量,打開氮化硼層狀材料或氮化硼納米管材料制備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技術。雖然等離子體刻蝕法制備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成功率相對提高,但實驗操作比較復雜,對設備要求非常高,同樣不利于大規模的生產。
由于結構上的相似和優秀的性能,六方氮化硼被稱為“白色石墨烯”,其具備機械強度高、吸附性能好、熱穩定性好、導熱系數高等優點。同時,六方氮化硼還擁有卓越的抗氧化性、良好的潤滑性能、寬能隙帶和電絕緣性,因此,它的應用前景不可限量。但盡管六方氮化硼納米片的制備方法很多,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也限制了其大規模生產應用。
埃爾派為你推薦埃爾派知識課堂:六方氮化硼納米片都有哪些機械制備方法。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高新材料行業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