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噴霧干燥技術是近年來用于藥物制劑領域的新技術,其裝置包括高頻振動霧化噴頭、層流加熱系統及高壓靜電收集器,可用來制備粒徑分布均勻、粒徑在300nm~5μm范圍內的不同類型藥物的載藥微粒,以更好地適用于各給藥部位的需求,解決各類藥物生物利用度低的問題。
載速效類藥物
納米粒、微球作為新型藥物載體可控制粒徑并延緩控制藥物釋放,而傳統的噴霧干燥技術很難得到粒徑小于2μm的粒子,但納米噴霧干燥技術可以產生300nm~5μm的超精細液滴,并通過調節載體材料種類及各項工藝參數可以制備出具有緩控釋與靶向功效的納米粒或納米復合微球。
載難溶性藥物
納米噴霧干燥技術可高效制備納米粒、固體分散體等,其粒徑均勻且可達納米級別,能夠有效分散于載體材料中,具有較為理想的性質,對提高藥物溶解度、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夠起到明顯作用。
載生物大分子藥物
生物大分子藥物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難以透過體內屏障,且穩定性低、生物利用率低,很容易被降解失活。研究表明,將生物大分子類藥物制備成納米粒子或納米復合微球可防止其在消化道內被降解失活,并可有效提高穩定性與生物利用度。相對于傳統的噴霧干燥,納米噴霧干燥過程溫和、不破壞藥物結構與活性,且進樣量小、更適于價格昂貴的生物大分子藥物。
納米噴霧干燥儀通過壓電陶瓷驅動多孔金屬膜片高頻振動,將料液從微孔中噴出,形成具有精確大小的微滴氣霧進入熱干燥氣體中。氣體通過熱多孔金屬泡沫層而實現受熱,這種加熱方式有助于優化能量輸入,實現氣體快速、均勻、細微受熱,是熱敏性藥物干燥的理想途徑。
噴霧干燥技術提供了干燥和顆粒形成的單步連續過程,不同的顆粒性質可通過工藝參數和組分調節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制藥、食品、化學、材料工業等領域,尤其是藥物制劑中的顆粒制備。
納米噴霧干燥的出現取代了傳統的噴霧干燥技術,讓納米級噴霧成為現實。隨著納米噴霧干燥技術的推廣,越來越多的藥物有望制成具有良好性質的顆粒,促進藥物制劑行業的發展。
埃爾派為你推薦埃爾派知識課堂:納米噴霧干燥技術的應用領域有哪些。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醫藥行業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