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材料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歷史也非常悠久,如蒙脫石可治療腹瀉,滑石可調節胃酸。高嶺土因粒徑小、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典型的二維層狀結構,在生物醫學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抗菌材料
哥倫比亞亞馬遜黏土富含高嶺土和膨潤土,標準化檢驗證明該黏土有抗菌性能。與蒙脫石相比,高嶺土的離子交換能力較弱,所以抗菌劑更容易釋放,有更好的殺菌效果。通過測定CPB吸附量,發現CPB在高嶺土上負載量較高時,整體電荷會由正轉負,從而具有吸附細菌并殺死細菌的能力。在有機黏土作為抗菌劑的開發過程中,表面活性劑固定在黏土上的量必須超過臨界膠束濃度。
藥物載體
高嶺土是天然且典型的1:1層狀硅酸鹽礦物,尺寸小、徑厚比大,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高嶺土可作為載體實現藥物的裝載與釋放。但其本身離子交換能力弱,藥物分子只能吸附在高嶺土表面,較難進入層間,結合不夠緊密。而用甲醇插層后的高嶺土擴大了層間距,為藥物分子提供了新的活性位點,促進了藥物進入層間,其裝載量可達55.4%。
組織工程
具有介孔結構和高度互聯大孔網絡的三維介孔生物玻璃支架被認為是骨骼組織應用的理想生物材料,但其脆性和較差的機械強度嚴重影響了性能和臨床應用。以高嶺土為黏結劑,采用改性聚氨酯泡沫模板法制備的具有優異力學強度、礦化能力和良好細胞反應的三維MBG支架pH環境更加穩定和理想,蛋白吸附能力增強。
止血材料
以高嶺土為主要成分的白石脂可用來止血、制泌、收斂固澀、吸收有毒物質,被稱為“戰傷紗布”的高嶺土止血產品便攜、易用且高效,可應用于無法使用止血帶的特殊部位。
基于天然止血劑代赭石的控制出血性能成功合成的鐵氧化物/高嶺土納米黏土復合材料成本低廉,具備較好的止血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溶血率輕微,可有效加速傷口愈合,常用于治療外傷性損傷和預防大量失血。
未來對高嶺土結構及其性能機理的研究將更加深入、微觀,高嶺土必將在更多新興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來源:粉體技術網
埃爾派為你推薦埃爾派知識課堂:3分鐘快速了解高嶺土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醫藥行業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