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鎳鈷鋁正極活性材料已經商業化了近20年。鎳鈷鋁正極活性材料能夠實現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化學穩定性,以滿足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要求。
NCA(鋰鎳鈷鋁氧化物)
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鎳鈷鋁正極活性材料已經商業化了近20年。鎳鈷鋁正極活性材料能夠實現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化學穩定性,以滿足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要求。
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鎳鈷鋁正極活性材料已經商業化了近20年。鎳鈷鋁正極活性材料能夠實現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化學穩定性,以滿足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要求。
NCA材料由于其優異的結構穩定性和高容量,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但是,NCA材料的循環性和倍率性能仍然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層狀巖鹽正極材料由于結構缺陷影響電化學性能,鎳基化合物中常見的結構缺陷有多余鎳、鋰鎳反位和氧空位缺陷。
NCA三元材料也存在一些缺點,重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在材料合成高溫退火時,Ni較差的熱穩定性會導致其還原為Ni,由于Ni半徑(0.69與Li半徑(0.76)相近,在充電過程中隨著Li的脫出,部分Ni會占據Li的空位,造成鋰鎳反位缺陷,生成不可逆相,導致材料容量損失;
(2)高氧化態的Ni、Ni在高溫條件下極不穩定,且易與電解液釋放的HF發生副反應,造成材料結構發生變化甚至坍塌,從而影響材料的比容量及循環性能。針對這些缺點,通常對材料進行改性處理,重要使用的改性方法可概括為表面包覆和體相摻雜。表面包覆是將包覆材料(碳及其衍生物、氧化物、磷酸鹽、鋰化物等)附著在正極材料表面,是一種十分簡單有效的改性方法,要求所使用的包覆材料具有較好的Li和電子傳輸性能,一方面可以提高NCA材料的電子電導率,進而改善材料的倍率性能;另一方面,包覆層可以減少NCA材料與電解液的直接接觸面積,降低電解液釋放的HF與材料的副反應發生的幾率,從而防止因正極材料被腐蝕造成的晶體結構坍塌,顯著提高電池在循環過程中的穩定性。
鎳鈷鋁酸鋰是一種多元材料,通常簡稱為“NCA”,因綜合性能優勢較為明顯越來越受到行業關注與認同。
鎳鈷鋁酸鋰材料典型的組成為LiNi0.8Co0.15Al0.05O2,是一種綜合了LiNiO2與LiCoO2優點的材料,除了在可逆比容量方面較高,且加之摻鋁(Al),該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也有所增強,進而促進了材料循環穩定性的增強。
NCA合成方法
固相合成法
固相合成法一般過程通常以LiOH·H2O(或Li2CO3)、Ni2O3、Co2O3及Al(OH)3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進行固相混合后得到前驅體,再在750℃左右氧氣氣氛下進行長時間(24h左右)高溫煅燒得到產物。
優點
操作簡單
缺點
材料的高溫煅燒時間較長,能耗高。
此外,當合成二元或更多元體系混合物時,機械混合往往不能使多種反應物混合均勻,難以得到符合化學計量比的純凈物,容易引入NiO等雜質相,導致晶體結構存在缺陷,電化學性能不好。所以,在NCA的制備中很少有人采取這種方法。
溶膠-凝膠法(sol-gel)
溶膠-凝膠法是將金屬醇鹽或無機鹽經溶液、溶膠、凝膠而固化,再講凝膠低溫熱處理變為氧化物的一種方法。其中凝膠的制備及干燥是關鍵。
優點:
化學均勻性好、粒徑分布窄、純度高、顆粒粒徑小、反應易控制、合成溫度低、得到的材料離子比表面積大、可容納不溶性組分或不沉底性組分
缺點
有些醇鹽對人體有害、價格較貴、該法處理周期過長
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是將沉淀劑加入含有兩種或多種金屬陽離子的溶液中,經沉淀后得到固溶體前驅體,然后過濾、洗滌、熱處理得到復合氧化物的方法。
優點
可使原料細化和均勻混合、制備條件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成本低、是替代固相法進行商業化生產的較好備選方案。
噴霧干燥法
噴霧干燥法是將已經液化的物料,進行霧化、造粒、干燥、分解等工藝處理,經煅燒即可得到電極材料成品,可以通過控制物料的液化過程和噴霧分解工藝過程來控制材料的形貌。
埃爾派為你推薦NCA(鋰鎳鈷鋁氧化物)。你可以詳細了解NCA(鋰鎳鈷鋁氧化物)的介紹、物料工藝優勢及價值,同時你還可以了解其他類型或瀏覽超微粉碎行業應用 - 埃爾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