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指能供給作物生長發育所需養分,改善土壤性狀,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物質。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生產資料。一般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生物性肥料。也可按來源分為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按所含養料的多少分為完全肥料和不完全肥料;按供肥的特點,分為直接肥料和間接肥料;按所含成分,分為氮素肥料、鉀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稀土元素肥料。
肥料
肥料是指能供給作物生長發育所需養分,改善土壤性狀,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物質。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生產資料。一般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生物性肥料。也可按來源分為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按所含養料的多少分為完全肥料和不完全肥料;按供肥的特點,分為直接肥料和間接肥料;按所含成分,分為氮素肥料、鉀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稀土元素肥料。
肥料是指能供給作物生長發育所需養分,改善土壤性狀,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物質。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重要生產資料。一般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生物性肥料。也可按來源分為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按所含養料的多少分為完全肥料和不完全肥料;按供肥的特點,分為直接肥料和間接肥料;按所含成分,分為氮素肥料、鉀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稀土元素肥料。
一、 肥料對農作物增產至關重要
高等植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包括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硼、錳、銅、鋅、鉬、氯及鎳等17種元素。這17種必需營養元素因其在作物體內含量不同,又可分為大量、中量和微量營養元素。大量營養元素在作物體內約占干物重的千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十,如碳、氫、氧、氮、磷、鉀等;中量和微量營養元素在作物體內約占干物重的千分之幾到十萬分之幾,如鈣、鎂、硫、鐵、硼、錳、銅、鋅、鉬及氯等。
任何一種元素的缺少都會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例如,缺氮會導致植株矮小細弱,葉呈黃綠、黃橙等非正常綠色,嚴重缺氮時,作物顯著早衰并早熟,產量顯著下降,只有通過增施氮肥,才能減輕其危害。
二、 氮磷鉀主導我國肥料市場,新型肥料應運而生
我國化肥產業自1949年開始迅速發展,發展順序是先氮肥、后磷肥、再鉀肥、復合(混)肥,常規化肥品種的發展趨勢基本遵循著世界化肥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即向高濃度和復合化方向邁進。我國化肥的格局是:氮肥基本自給自足,磷肥少量靠進口,鉀肥則大部分需要進口。
化肥歷來是農作物增產的重要因素,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高達40%。然而,長期以來化肥施用不合理,給耕地質量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化肥實際利用率不足30%,土壤污染問題嚴重,污染事故頻發,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其中華南部分城市約有一半耕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伴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新型肥料應運而生。
新型肥料指具有一定肥料功能和一定增產作用,由肥料生產企業研制生產,符合行業或企業標準,含有機、無機、微生物菌劑或兼有上述成分,經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加工處理的新品種肥料。新型肥料可有效改善傳統肥料利用率低、過量施用等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正確施用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增效增產、減量降污的目的,是發展高效、綠色、可持續農業的必然要求。
肥料的種類:
磷酸銨類肥料
磷酸(包括多磷酸)與氨經中和反應并加工制成的氮、磷復合肥料。這是一類產量最大和最受歡迎的化肥,幾乎適用于所有的土壤和作物,有效成分濃度高,不易吸濕結塊。磷酸銨還可用作織物和纖維的阻燃劑、發酵工業中的培養液、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印染業的酸化劑和消防用的干粉滅火劑配料等。磷酸銨類肥料的生產過程,是磷肥生產過程和氮肥生產中氨加工過程的結合,經濟上合理。
品種磷酸銨類肥料品種可以分為三類。
(1)正磷酸銨類,是產量最大的一類,主要品種是磷酸二銨、磷酸一銨和兩者的混合物。
(2)多磷酸銨,是正磷酸銨和不同聚合度磷酸銨鹽的混合物,它們多數用于制造流體復合肥料。
(3)磷酸銨與其他氮肥配制成的復合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Water Soluble Fertilizer,簡稱WSF),是一種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復合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對較高,更為關鍵的是它可以應用于噴滴灌等設施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 一般而言,水溶性肥料可以含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元素,如N、P、K、Ca、Mg、S以及微量元素等。這樣一來,人們完全可以根據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需求特點來設計配方,科學的配方不會造成肥料的浪費,使得其肥料利用率差不多是常規復合化學肥料的2-3倍(在中國,普通復合肥的肥料利用率僅為30%-40%)其次,水溶性肥料是一個速效肥料,可以讓種植者較快地看到肥料的效果和表現,隨時可以根據作物不同長勢對肥料配方作出調整。當然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方法十分簡便,它可以隨著灌溉水包括噴灌、滴灌等方式進行灌溉時施肥,既節約了水,又節約了肥料,而且還節約了勞動力,這在勞動力成本日益高漲的情況下使用水溶性肥料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由于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方法是隨水灌溉,所以使得施肥極為均勻,這也為提高產量和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水溶性肥料一般雜質較少,電導率低,使用濃度十分方便調節,所以它即使對幼嫩的幼苗也是安全的,不用擔心引起燒苗等不良后果。同時按照作物的要求,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須同時存在以下技術特點:
(1)成分中加入的水溶螯合態微量元素組合物,要避免與磷元素產生拮抗效應。
(2)對于作物而言具備了抗逆增產特征,可顯著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提升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加含糖量,增強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等抗逆性能,延長保鮮期。
(3)加入高鉀型配方,可迅速滿足果實、籽粒等膨大時對鉀的需求,增加果品甜度,改善果實著色,延長儲存時間。
中量元素肥料
又稱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含有作物營養元素鈣、鎂和硫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化合物,并需標明含量的一類化肥。次要常量是與主要常量氮、磷、鉀的生產和施用的規模相比較而言。中國習稱中量元素肥料。這類肥料除提供作物養分之外,還可以調整土壤的物理性質,促進農業增產。中量元素肥料的生產在很長時間里,都不為人們所重視。原因是在一些常用的肥料品種中,特別是低濃度肥料品種中同時含有鈣、鎂或硫元素,大氣中的二氧化硫通過雨水進入土壤,也是硫元素的來源之一。近30多年來,化肥品種結構中高濃度肥料逐步代替了低濃度肥料,使帶入土壤中的鈣、鎂和硫元素減少,一些土壤出現了短缺中量營養元素,特別是短缺硫元素的現象,從而使中量元素肥料的生產和使用得到重視。含鈣、鎂肥料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熟石灰、貝殼粉和其他含鈣、鎂的工業廢料,廣泛用作土壤調理劑和提供鈣、鎂營養元素。其土壤調理作用是:①改善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在含鐵、鋁氧化物高的土壤中,由于磷酸鹽與鐵、鋁化合物的反應,磷肥的有效性降低。施用鈣、鎂調理劑使土壤pH保持在6~7,可以阻緩上述反應進行。②有利于土壤中銨態氮轉化為硝態氮的反應,多數硝化細菌需要鈣素。③促進生物固氮的過程。④調整作物對微量元素的吸收量,土壤pH保持在6~7時,微量營養元素對作物保持一定的有效性。⑤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質,主要是改善土壤的粒度分布。常見的鈣鎂磷肥(見磷肥)也有上述作用。
含硫肥料主要用于調整土壤的堿性和鹽性(土壤含過多的氯化鈉和碳酸鹽)。大量的硫酸鈣(石膏)用于改良鹽堿地或被海水淹沒過的土壤,有良好的效果。印度成功地用硫鐵礦改良堿性土壤或石灰質土壤。對于一些pH較高的缺鎂土壤,不宜施用白云石粉,可施用硫酸鎂或無水鉀鎂礬,也可以使用蛇紋石類硅酸鎂粉。近年來,發展了一種新的技術,把熔融的元素硫涂包在尿素顆粒表面,一方面向土壤提供硫元素,另一方面使尿素成為緩效氮肥以提高氮素的利用率。
含硅肥料即可作土壤調理劑,改良土壤,還兼有防病、防蟲和減毒的作用,以其無毒、無味、不變質、不流失、無公害等突出優點,將成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的高效優質肥料。硅肥的施入可減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固定態磷,并促進磷在植物體內的元轉,從而提高利用率。
生物肥料
何謂生物肥料現有生物肥都以有機質為基礎,然后配以菌劑和無機肥混合而成。為廣泛改善這種一般性和傳統性的狀況,生物肥料產品則遠遠超越了現有概念。其將擴大至既能提供作物營養,又能改良土壤;同時還應對土壤進行消毒,即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農藥(殺蟲劑和殺菌劑)、除莠劑以及石油化工等產品的污染物,并同時對土壤起到修復作用。
狹義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細菌)肥料,簡稱菌肥,又稱微生物接種劑。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經過發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養分,改善植物的營養環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活性物質,刺激植物生長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廣義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術制造的、對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劑,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體、生物體的代謝物或基質的轉化物等,這種生物體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動、植物組織和細胞。生物肥料與化學肥料、有機肥料一樣,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肥源。由于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僅耗費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且破壞了土壤結構,污染了農產品品質和環境,影響了人類的健康生存。因此,從現代農業生產中倡導的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看,不污染環境的無公害生物肥料,必將會在未來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物肥料的分類
按微生物肥料的制品和種類來分析,可以分為兩類:
(1)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了植物元素營養的供應量,包括土壤和生產環境中植物營養元素的供應總量和植物營養元素的有效供應量,導致植物營養狀況的改善,進而產量增加,這一類微生物肥料的代表品種是根瘤菌肥料。
(2)其制品雖然也是通過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動的關鍵作用導致作物增產,但是其中微生物生 命活動的關鍵作用不限于提高植物的元素營養供應水平,包括了它們所產生的植物生長刺激素對植物的刺激作用,促進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作用,或者是有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減輕作物病蟲害而導致產量增加。這類微生物的種類和制品比較多,也比較復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展,此類微生物及其制品將會有比較合理、比較科學的歸屬、分類。
生物肥料的種類
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種類較多,按照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種類可分為細菌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線菌肥料(如抗生菌肥料)、真菌類肥料(如菌根真菌);按其作用機理分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自生或聯合共生類)、解磷菌類肥料、硅酸鹽菌類肥料;按其制品內含分為單一的微生物肥料和復合(或復混)微生物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復合,也有菌和各種添加劑復合的。
中國市場上出現的品種主要有:固氮菌類肥料、根瘤菌類肥料、解磷微生物肥料、硅酸鹽細菌肥料、光合細菌肥料、芽胞桿菌制劑、分解作物秸稈制劑、微生物生長調節劑類、復合微生物肥料類、與PGPR類聯合使用的制劑以及AM菌根真菌肥料、抗生菌5406肥料等。
生物肥料的特點:微生物肥料是一類活菌制品,它的效能無不與其菌類活性及使用方法有直接的關系。
(1)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指品種特定的有效的活微生物,任何一款產品的有效活菌數都有明確的規定,有效活菌數降到一定數量時,它的作用也就沒有了。
(2)微生物肥料是一類農用活菌制劑,從生產到使用都要注意給產品中微生物一個生存的合適環境,主要是水分含量、酸堿度、溫度、載體中殘糖含量、包裝材料等等。
(3)微生物肥料作為活菌制劑有一個有效期問題。此類產品剛生產出來時活菌含量較高,但隨著保存時間和不同的運輸、保存條件的變化,產品中的有效微生物數量逐漸減少,當減到一定數量時其有效作用顯示不出來。因此,規定產品的有效期和正確使用意義重大。
(4)意適用作物和適用地區,是保證微生物肥料有效作用的重要保證。提倡有針對性地選育生產菌種,例如針對堿性土壤、酸性土壤的菌種,或是針對某特定作物的菌種。
除此之外,在施用技術上還要引起注意,同時也一定要看清產品是否有市場準入證。生物有機復合肥是汲取傳統有機肥料之精華,結合現代生物技術,加工而成的高科技產品。其營養元素集速效、長效、增效為一體,具有提高農產品品質、抑制土傳病害、增強作物抗逆性、促進作物早熟的作用,其主要特點是:
一是無污染、無公害。生物復合肥是天然有機物質與生物技術的有效組合。它所包含的菌劑,具有加速有機物質分解作用,為作物制造或轉化速效養分提供“動力”。同時菌劑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潛在養分的作用。
二是配方科學、養分齊全。生物有機復合肥料一般是以有機物質為主體,配合少量的化學肥料,按照農作物的需肥規律和肥料特性進行科學配比,與生物“活化劑”完美組合,除含有氮、磷、鉀大量營養元素和鈣、鎂、硫、鐵、硼、鋅、硒、鉬等中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大量有機物質、腐殖酸類物質和保肥增效劑,養分齊全,速緩相濟,供肥均衡,肥效持久。
三是活化土壤、增加肥效。生物肥料具有協助釋放土壤中潛在養分的功效。對土壤中氮的轉化率達到5—13.6%;對土壤中磷、鉀的轉化率可達到7—15.7%和8—16.6%。
四是低成本、高產出。在生育期較短的第三、四積溫帶,生物有機復合肥可替代化肥進行一次性施肥,降低生產成本。如大豆每畝施用生物復合專用肥30—40kg,玉米每畝施用專用肥50—75kg,一次性作底肥施入,不需追肥,既節省投資,又節省投工。與常規施用化肥相比,在等價投入的情況下,糧食作物每畝可增產10—20%。
五是提高產品品質、降低有害積累。由于生物復合肥中的活化劑和保肥增效劑的雙重作用,可促進農作物中硝酸鹽的轉化,減少農產品硝酸鹽的積累。與施用化學肥料相比,可使產品中硝酸鹽含量降低20—30%,VC含量提高30—40%,可溶性糖可提高1—4度。產品口味好、保鮮時間長、耐儲存。
六是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環境。生物肥中的活化菌所溢出的孢外多糖是土壤團粒結構的粘合劑,能夠疏松土壤,增強土壤團粒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機質,活化土壤中的潛在養分。
七是抑制土傳病害。生物肥能促進作物根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際生態環境。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還可明顯地降低土傳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
八是促進作物早熟。
生物肥料的作用: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是一種綜合作用,主要是與營養元素的來源和有效性有關,或與作物吸收營養、水分和抗病(蟲)有關。總體來說,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作用為以下幾點:
(1)增進土壤肥力施用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來源;解磷、解鉀微生物肥料,可以將土壤中難溶的磷、鉀分解出來,轉變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磷、鉀化合物,改善作物的營養條件。
(2)制造和協助農作物吸收營養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根部,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微生物在繁殖中能產生大量的植物生長激素,刺激和調節作物生長,使植株生長健壯,促進對營養元素的吸收。
(3)增強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微生物肥料由于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抑制或減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機會;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減輕作物的病害;微生物大量生長,菌絲能增加對水分的吸收,使作物抗旱能力提高。
(4)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提高作物品質使用微生物肥料后對于提高農產品品質,如蛋白質、糖分、維生素等的含量上有一定作用,有的可以減少硝酸鹽的積累。在有些情況下,品質的改善比產量提高好處更大。
有機肥料
有機肥料(manure) 天然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或發酵而成的一類肥料。中國又稱農家肥。其特點有:原料來源廣,數量大;養分全,含量低;肥效遲而長,須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后才能為植物所吸收;改土培肥效果好。常用的自然肥料品種有綠肥、人糞尿、廄肥、堆肥、漚肥、沼氣肥和廢棄物肥料等。
多維場能濃縮有機肥
多維場能濃縮有機肥由畜禽糞有效萃取物、多種元素有機復合物、植物皂苷有機活性劑、磁鐵礦粉等成分科學配方混合,干燥,粉碎過篩,再經過頻率為10MHz高頻電場處理制成。這種有機肥趙冰和張勇飛等專家科研人員經過多年反復試驗研制成功的一種有機肥。這種有機肥首次將多維場能原理引進肥料生產,增加了肥料組分的分子場能,它首先體現了高頻電場和磁鐵礦粉對多種元素復合物的磁化作用,從而提高作物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率;其次也體現了在植物皂苷有機活性劑以水溶狀態將具有植物營養作用的肥料元素富集到作物的根系,便于植株的吸收利用;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有機農業的生產思想。施用多維場能濃縮有機肥不但有效提高植物產量,同時還有效提高作物產品品質。多維場能濃縮有機肥可作作物底肥、追肥和葉面噴施肥。
肥料的作用:
有機肥料的作用:有機肥料按其養分含量與化學肥料相比,前者是養分種類多,氮、磷、鉀、鈣、鎂、硫和微量元素都有,而后者比較單一,氮素化肥只含氮,磷素化肥只含磷,鉀素化肥只含鉀,即使是復合肥料也只含氮、磷、鉀等有限幾種養分。但是,有機肥料所含各種養分種類雖然齊全,其濃度卻比較低,以雞糞為例,它的氮含量約為1.6%,磷含量約為1.5%,鉀含量約為0.9%,即100千克雞糞含氮(N)1.6千克,磷(P2O5)1.5千克,鉀(K2O)0.9千克。化肥中尿素含氮46%,即100千克尿素含氮(N)46千克,氯化鉀含鉀60%,100千克氯化鉀含K2O60千克,化肥所含養分濃度比有機肥高得多。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這是化肥所沒有的。有機肥料施入土壤后要經微生物分解、腐爛后才能釋放出養分供作物吸收,化肥則施入土壤后即能發揮作用。所以,有機肥料含養分種類多,濃度低,釋放慢;化肥則與之相反,養分單一,濃度高,釋放快。兩者各有優缺點,有機肥應與化肥配合施用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效益。
有機肥料的作用有以下兩方面: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機肥料中的主要物質是有機質,施用有機肥料增加了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有機質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2)增加作物產量和提高農產品品質,氨基酸等物質,不氮、磷、鉀等養分外,還含有多種糖類,氨基酸等物質,不僅可為作物提供營養,而且可以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有機肥料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畜禽糞便每100千克中含硼2.2~2.4克,鋅2.9~29.0克,錳14.3~26.1克,鉬0.3~0.4克,有效鐵2.9~29.0克。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增產效果顯著,而且能改善產品的品質,使蔬菜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降低,維生素C含量提高,增加瓜果中的含糖量。
有的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大一些,如秸稈、草炭、堆肥等等;有的有機肥料則以供應農作物所需養分為主,如人糞尿、雞糞等等,這種差別主要視不同有機肥料中有機質和含氮量之間的比例而定。有機質的結構物質主要是碳(C),所以這種比例稱為碳氮化(C/N),C/N大于30的有機肥料其作用以改土為主,C/N小于30的有機肥料其作用以供應養分為主。作物秸稈的C/N在100左右,施入土中,改良土壤的作用很大,由于所含氮素數量很少,在分解腐爛過程中不僅不能釋放出氮素,還要從土壤中吸收氮,秸稈還田時有的地方要加施一點化學氮肥才能加速腐解過程。
肥料的鑒別方法:
氮肥的識別
碳酸氫銨: 面的一般問題不大,質量都過關;市場上還有顆粒的,幾乎沒有真的,因為氮肥在要成顆粒時要求的含量46,也就是尿素了。有點真的也是用面子壓的,他的味道很容易識別,還有抓在手里看下,捻一捻,有“油濕”感、表面光滑的一般應是真的,干燥、表面粗糙的多為假劣肥料。
尿 素: 很少有假的,尿素是一個傳統的肥料,使用的人也是最多的,都有自己獨特的識別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在手里抓抓,看看他的溶解速度。
磷肥的識別
普通的過磷酸鈣(12%、16%)市場上很少有足含量的,這個是廠家的錯,行內都知道的。 一銨、二銨:用火去燒,會有很強烈的冒泡反應。
復合肥里的磷肥也可以這樣檢驗,含量越高,反應越強烈。
鉀肥的識別
鉀肥也是一種鹽,主要分氯化鉀、硫酸鉀兩種。鉀肥的識別一般都放在燒熱的鐵板上,放在鐵板上很快就會有很多的鹽份燃燒蹦起來的,蹦的程度和含量是成正比的。
看摸嗅燒溶鑒別真假
看包裝:商品肥料的包裝袋上必須注明產品名稱、養分含量、商標、凈重、標準代號、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碼、肥料登記證號,如果上述標志沒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肥。看封口。包裝袋封口有明顯拆封痕跡的肥料要特別注意,這種肥料有可能摻假。看形狀。氮肥(除石灰氮外)和鉀肥多為結晶體。磷肥多為塊狀或粉末狀的非晶體,鈣鎂磷肥為粉末狀,過磷酸鈣多為多孔塊狀。復合肥顆粒大小相對一致,表面光滑,不易吸濕和結塊,遇到肥料顆粒大小不均、粗糙、濕度大、易結塊的復合肥基本可斷定為假的。看顏色。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顏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幾乎全為白色,有些略帶黃褐色或淺藍色(添加其他成分的除外);鉀肥白色或略帶紅色,如磷酸二氫鉀呈白色;磷肥多為暗灰色,如過磷酸鈣、鈣鎂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銨為褐色等,農民朋友可依此做大致的區分。
嗅通過肥料的特殊氣味來簡單判斷。如碳酸氫銨有強烈氨臭味;硫酸銨略有酸味;過磷酸鈣有酸味,假冒偽劣的則氣味不明顯;但過磷酸鈣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廢硫酸,則會產生強烈的刺鼻的怪酸味,這種肥料具有很大的毒性,極易損傷或燒死作物
燒將化肥樣品加熱或燃燒,從火焰顏色、熔融情況、煙味、殘留物情況等識別肥料:
氮肥、碳酸氫銨,直接分解,發生大量白煙,有強烈的氨味,無殘留物;氯化銨,直接分解或升華發生大量白煙,有強烈的氨味和酸味,無殘留物;尿素,能迅速熔化,冒白煙,投入炭火中能燃燒,或取一玻璃片接觸白煙時,能見玻璃片上附有一層白色結晶物;硝酸銨,不燃燒但熔化并出現沸騰狀,冒出有氨味的煙。
磷肥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磷礦粉等在紅木炭上無變化;骨粉則迅速變黑,并放出焦臭味。
鉀肥硫酸鉀、氯化鉀、硫酸鉀鎂等在紅木炭上無變化,發出噼叭聲。
復混肥料燃燒與其構成原料密切相關,當其原料中有氨態氮或酰氨態氮時,會放出強烈氨味,并有大量殘渣。
溶即將肥料放入水中溶解。取化肥1克,放于干凈的玻璃管等器皿中,加入10毫克蒸餾水(或干凈的涼開水),充分搖動,看其溶解的情況。氮肥、鉀肥全部溶解,如果出現混濁物即是假劣肥;過磷酸鈣溶于水,有殘渣;重過磷酸鈣溶于水無殘渣或殘渣很少;溶于水但有較大氨味的是碳酸氫銨;石灰氮不溶于水,有氣泡產生并有電石氯味。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肥料雖是真的,但有效養分含量卻達不到標準或很低,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到當地肥料部門投訴,并采集或保留一些樣品,及購買肥料發票等相關票據,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必要的證據。
埃爾派為你推薦肥料。你可以詳細了解肥料的介紹、物料工藝優勢及價值,同時你還可以了解其他類型或瀏覽超微粉碎行業應用 - 埃爾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