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蟲紅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2H20O13,是從生長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蟲體內提取的一種天然色素,色調呈粉紅至紫紅。作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妝品、藥品及紡織品等生產。
胭脂蟲紅
胭脂蟲紅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2H20O13,是從生長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蟲體內提取的一種天然色素,色調呈粉紅至紫紅。作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妝品、藥品及紡織品等生產。
胭脂蟲紅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2H20O13,是從生長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仙人掌上的雌胭脂蟲體內提取的一種天然色素,色調呈粉紅至紫紅。作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妝品、藥品及紡織品等生產。
胭脂蟲紅(也稱洋紅酸、胭脂蟲紅鋁)色素是一種蒽醌類天然色素,與其他天然色素不同,其理化性質非常穩定,是食品、化妝品、醫藥及紡織品的優良著色劑,也是惟一的一種FDA允許既可用于食品又可用于藥品和化妝品的天然色素。雖然胭脂蟲紅色素很穩定,但顏色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在酸性條件下胭脂蟲紅鋁會沉淀。為獲得在不同酸堿度下色調穩定,可在酸性條件下使用不含鋁的胭脂蟲紅色素,獲得耐酸胭脂蟲紅。
胭脂蟲紅的物化性質
胭脂蟲紅是一種蒽醌衍生物,外觀呈紅色菱形晶體或紅棕色粉末。市場上銷售的胭脂蟲紅產品也有一些是呈深紅色粘稠液體。不溶于冷水,稍溶于熱水或乙醇。能溶于堿,不溶于稀酸。
不溶于乙醚、氯仿、苯。在堿與稀酸中,色澤隨溶液的pH而變化,酸性時呈橙黃色,中性時呈深紅色,堿性時呈紫紅色。
胭脂蟲紅的加工方法
(1)胭脂蟲紅鋁的制備
用含5g/L酒石酸和5g/L明膠的水溶液萃取胭脂蟲,萃取液過濾后濃縮至含20g/L胭脂蟲紅酸,加80g/L聚磷酸鹽,加熱至90℃后,加入1.9%鉀明礬和0.125%硫酸鈣,攪拌加熱30min,用NaOH調pH值至6.0,迅速冷卻后,加2.5%硫酸銨或食鹽過夜,濾取沉淀、干燥得色素粉末。
(2)耐酸胭脂蟲紅色素的制備
雖然胭脂蟲紅色素很穩定,但顏色隨pH值的變化而變化,在酸性條件下胭脂蟲紅鋁會沉淀。為獲得在不同酸堿度下色調穩定,可在酸性條件下使用不含鋁的胭脂蟲紅色素,Schul Jose將胭脂蟲紅酸與有機酸(如富馬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醋酸、丙酸、山梨酸、乳酸、琥珀酸等)和含氮化合物(如氫氧化銨、胺、氨基化合物等)按胭脂蟲紅色素/有機酸/含氮化合物[1/(0.4~1.8)/(0.5~3.0)]的比例混合,在80~120℃反應10~60min,反應產物噴霧干燥。耐酸胭脂蟲紅色素在pH=9.5和pH=1.74下的光吸收峰都在529~567nm范圍,呈現紅紫色,而胭脂蟲紅酸在pH=1.74時,吸收峰為493nm,表現為橙黃色。
(3)胭脂蟲紅色素的精制
胭脂蟲紅色素中的非色素成分不僅影響色素品質(如使終產品產生沉淀、出現異味),而且還有可能影響人體健康。胭脂蟲紅色素的精制純化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酶解法
胭脂蟲紅色素的主要非色素成分為蟲體蛋白質。色素提取液經離心或過濾去除固體物后,調整色素液的pH值,加入蛋白酶,在該蛋白酶的最適催化條件下,使蟲體蛋白最大限度地降解,用SDS—PAGE檢測蛋白質降解情況。
②吸附色譜法
經酶解處理的色素液可進一步用吸附色譜法精制。吸附劑可選用美國Diamond Shamrock公司的Duolite S-861,S-862,S-863,S一866,日本Mitsubishi Chemical公司的Sepabeads SSP-700,SP-825等。
上述酶解液用無機酸或有機酸調pH值至2~4,上吸附柱,待吸附飽和后,用約8倍柱體積的去離子水洗柱,然后用pH=7~8的5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濃縮或迸一步精制。
③離子交換色譜法
酶解處理后的色素或吸附色譜處理后的色素可用離子交換色譜進一步精制。離子交換樹脂可選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如Diaion SK102,SK116,或陰離子交換樹脂如DiaionSA10A,SA12A WA10,WA20等。
④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包括超濾、納濾、反滲透和電滲析。可用超濾法去除分子質量10~1000kDa的大分子。可用納濾和反滲透去除2~8kDa的低分子量非色素成分。
經過上述方法精制的色素無致敏蟲體蛋白,去除了胭脂蟲紅色素提取物的特殊臭味,其水溶液在5℃下放置6個月無沉淀。
胭脂蟲紅的用途
胭脂蟲紅可用作食品、藥品及化妝品著色,特別是漱口劑、牙粉、撒粉、油膏,用于固體粉末劑型著色時,宜先將其溶于小量濃氨液中,然后加至粉末中,經長時間研磨,以期獲得分布均勻的最佳顏色用鋁鹽或錫鹽媒染,可將蠶絲和羊毛染成鮮艷的紅色。 可用作食品、化妝品等的色素和滴定氨溶液的指示劑,并用作顯微分析、熒光分析等的試劑。
化妝品
可用于唇膏、粉底、眼影、眼線膏、指甲油及嬰幼兒用品。
醫藥
胭脂蟲紅于制藥行業,用作片劑和微丸的包衣材料以及膠囊殼的著色劑。
食品
胭脂蟲紅也可用于食品中比如糖果、飲品、肉制品的著色。
胭脂蟲紅色素除了著色功能外,有研究表明其對防止因致癌物導致的DNA損傷有明顯的作用,并可用于病毒性疾病(如水皰性口炎、皰疹性口炎等)、癌癥和艾滋病的防治。
胭脂蟲紅與黃、橙、紅色素,如姜黃素、胭脂樹橙、辣椒紅、β-胡蘿卜素混合可調出一系列不同色調的產品。
胭脂蟲紅的制取過程及工藝條件
按胭脂蟲紅酸:有機酸:(NH4)OH=1:(0.4~1.8):(0.5~3.0),按比例將三種原料均勻混合,加熱至80~120℃,反應10~60min,再將最終反應產物噴霧干燥得產品。例如6%胭脂蟲紅酸、7.2%檸檬酸和20%(NH4)OH反應,溫度115~120℃,時間40min,所得產品良好。
埃爾派為你推薦胭脂蟲紅。你可以詳細了解胭脂蟲紅的介紹、物料工藝優勢及價值,同時你還可以了解其他類型或瀏覽超微粉碎行業應用 - 埃爾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