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體積 國際單位是 克/每立方厘米 千克/每立方米。
比重=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體積,比重的國際單位是: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 比重也稱相對密度,固體和液體的比重是該物質(完全密實狀態)的密度與在標準大氣壓,3.98℃時純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
比重就是研究的量除以總量。 比如: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 假設工業產值是5,總產值是10,那么工業占的比重就是5/10=50%
物體的密度(ρ)是用質量(m)除以體積(V)得出的。
計算時用公式ρ=m/V就可以了。
注:m是物體的質量,如果他告訴你的是物體的重力(G),你要先用重力(G)除以g(10N/kg)得到物體的質量再求密度。
一般來說,不論什么物質,也不管它處于什么狀態,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體積或密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聯系溫度T、壓力p和密度ρ(或體積)三個物理量的關系式稱為狀態方程。氣體的體積隨它受到的壓力和所處的溫度而有顯著的變化。對于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為 ,式中R為氣體常數,等于287.14米2(秒2*開)。如果它的溫度不變,則密度同壓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壓力不變,則密度同溫度成反比。對一般氣體,如果密度不大,溫度離液化點又較遠,則其體積隨壓力的變化接近理想氣體;對于髙密度的氣體,還應適當修正上述狀態方程。
固態或液態物質的密度,在溫度和壓力變化時,只發生很小的變化。例如在0℃附近,各種金屬的溫度系數(溫度升高1℃時,物體體積的變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壓力和水下爆炸時的壓力可達幾百個大氣壓,甚至更高(1大氣壓=101325帕),此時必須考慮密度隨壓力的變化。
埃爾派為你推薦比重怎么計算公式。我們將幫助你了解更多關于產品使用、維修、保養的專業資訊信息,同時你還可以了解工藝解答其它信息或瀏覽超微粉碎產品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