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廢水中包含大量的不同放射性核素,如鉻-51、鈷-60、錳-54、錳-56、銣-88、鍶-90、碘-131、銫-134、銫-137等。目前,比較成熟有效的放射性廢水處理方法主要包括鋁硅化合物的離子交換法、有機材料樹脂、無機材料多價金屬磷酸鹽、普魯士藍類化合物、多價金屬(過渡金屬)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
鋁硅化合物
最早應用于放射性廢水處理的無機材料是以沸石、粘土為代表的鋁硅化合物。
沸石是硅氧四面體或鋁氧四面體,四面體以硅或鋁原子為中心,四周包圍4個氧原子,硅氧或鋁氧四面體通過連接四面體頂點的氧原子組成單元環、雙元環或多元環,從而形成具有三維空間結構的結晶多面體。因為鋁氧四面體中帶有一個負電荷,為保持電中性,四面體附近需要一個金屬陽離子來抵消,因此可用來做離子交換劑。
硅鋁酸鹽對放射性廢水中銫和鍶有良好的選擇性,交換銫-137的沸石可用作放射源使。但硅鋁酸鹽這類無機離子交換劑受溶液酸度和鹽度的影響大,只適合在低酸和低鹽度的放射性廢水中測量。
新型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是一種由孔泡和相互連接的孔壁組成的三維網狀結構材料,其孔隙率大、比表面積大、熱導率小、相對密度小。三維多孔材料結構特殊,對放射性廢水離子的交換容量大,后處理方便,因而在廢水處理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
多孔陶瓷是以剛玉砂、碳化硅、堇青石等優質原料為主料,經過成型和特殊高溫燒結工藝制備的一種具有高開口氣孔率的多孔性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溫高壓、抗酸堿和有機介質腐蝕、孔結構可控、開口孔隙率高、使用壽命長、再生性能好等優點,其作為三維開架多孔材料,在廢水處理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
多價金屬磷酸鹽
磷酸鹽系列陽離子交換劑耐高溫、耐輻射、耐氧化劑,且原料易得、制備技術簡單,離子交換性能好。
磷酸鋯是多價金屬磷酸鹽的突出代表,其交換容量大,可與大多數金屬陽離子發生交換作用,具有較高的離子選擇性,在動態和靜態離子交換實驗中也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但磷酸鋯在酸性、高鹽量的高放廢水中交換容量比較低,在中性或堿性反應堆循環水中水解損失磷酸根的現象也十分嚴重。
有機離子交換樹脂
在有機離子交換體系中,用離子交換樹脂的廢水處理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且有多年的應用歷史。但有機離子交換樹脂的耐輻射和高溫能力差,在固化過程中容易形成空穴而導致廢液浸出,分解產物不便于后續處理,對含機油的溶液交換能力低,影響了廢水處理效果。
普魯士藍類化合物
用普魯士藍類化合物作為離子交換劑是研究放射性廢水處理的一大熱點,其既具有無機電活性,又具有沸石特性,在水溶液中能夠很快與堿金屬離子發生交換。普魯士藍化合物在酸性、高含鹽量介質中具有足夠的機械穩定性和良好水力學性能,對銫離子有較強的結合能力。但普魯士藍本身粒徑小,容易聚集,后續回收困難。
多價金屬(過渡金屬)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多價金屬的氫氧化物和水合氧化物這兩類物質大多具有兩性交換能力,其離子交換原理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體系中的有毒有害金屬離子與多價水合氧化物和氫氧化物表面的耦合氫離子相交換,另一部分是金屬離子與多價水合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結構中半徑較大的一價或二價陽離子相交換。
利用二氧化錳,尤其是改性后的二氧化錳對含鈷、鉻、銅、鉛等重金屬離子的廢水做了大量研究,但是這類化合物受酸度、鹽度影響較大,技術改進較困難。
在放射性“三廢”中,放射性廢水需要重點解決,同時也面臨著較多的技術挑戰。因此,必須對放射性廢水進行認真的處理和妥善的處置,嚴格控制放射性廢水的任意排放。
埃爾派為你推薦核廢水豈能倒入海洋!用這些材料處理它。我們將幫助你了解更多關于產品使用、維修、保養的專業資訊信息,同時你還可以了解行業熱點其它信息或瀏覽超微粉碎產品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