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機的研磨效率低、加工能力低、生產能耗高、產品細度不穩定等是大多數選礦廠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有效地提高球磨機的研磨效率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1.改變原礦的可磨性
原始礦石的硬度、韌性、離解和結構缺陷決定了研磨的難度。如果硬度小,則礦石易于研磨,磨機襯板和鋼球的磨損小,能耗也小;否則,情況恰恰相反。原始礦石的性質直接影響到工廠的生產率。
在生產中,如果難以研磨礦石或需要精細研磨的礦石,則在經濟和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新的處理工藝來改變礦石的可研磨性:
一種方法是在磨削過程中添加一些化學藥品,以提高磨削效果,提高磨削效率。
另一種方法是改變礦石的可磨性,例如加熱礦石中的礦物,改變整個礦石的機械性能,降低硬度等。
2.更多的粉碎和更少的研磨以減小研磨粒度
如果研磨粒度大,則磨機需要對礦石進行的工作會更大。為了達到規定的研磨細度,球磨機的工作量必定會增加,因此能耗和功耗也會增加。
為了減小研磨的進料尺寸,要求粉碎產物的粒徑應小,即“更多粉碎而更少研磨”。而且,粉碎效率明顯高于研磨效率,粉碎能耗較低,約為研磨能耗的12%?25%。
3.合理的填充率
當球磨機的轉速固定且填充率大時,鋼球會擊中物料多次,研磨面積大,研磨效果強,但耗電量也大。填充率高,該速率易于改變鋼球的運動狀態,并減少對大顆粒材料的沖擊效果。相反,填充率太小,研磨效果差。
目前,許多礦山將填充率設定為45%?50%,這不一定嚴格合理,因為每個選礦廠的實際條件不同,復制他人的球負荷數據無法達到理想的磨礦效果,應該根據情況確定。
4.合理的球尺寸和比例
由于鋼球和球磨機中礦石之間的點接觸,如果球直徑太大,則粉碎力也很大,導致礦石沿滲透力方向而不是沿界面破碎。粉碎不是選擇性的,不能滿足研磨的目的。
另外,在相同的鋼球填充率的情況下,鋼球直徑太大,導致鋼球太少,壓碎的可能性低,過度的壓碎現象加劇,并且產品粒徑不均勻。由于球太小,對礦石的粉碎力小,研磨效率低,因此,正確的球尺寸及其比例對研磨效率有重要影響。
埃爾派為你推薦提高球磨機磨礦效率的幾種方法。更多新更新的動態信息盡在埃爾派官網,同時你還可以了解行業知識其它信息或瀏覽新聞資訊。